每日热议!+音 | 黄永玉,那个“好玩的老头”走了
2023-06-18 08:13:57 光明网

99岁老顽童黄永玉和这个世界的告别,仿佛一纸暂无归期的留言:走啦。

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这位天才、鬼才、怪才留下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资料图片)

在许多人眼里,黄永玉是那个“好玩的老头”。他爱山爱水,爱猫爱狗,爱亲人爱小孩,爱世间万物……

有媒体曾评价:“他有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大于时代,大于命运,大于痛苦,大到足以让他扭转结局,把悲剧写成喜剧,把苦变成笑话。”

黄永玉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少时离家,故乡湘西始终是黄永玉的创作源泉,也由此造就他一生赤诚、坦荡、野性、倔强鲜明的性格特点。

1924年,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半岁时随父母回凤凰老家。他的父亲是当地男子小学的校长,母亲是当地女子小学的校长。

少年黄永玉

12岁时,黄永玉背着小包裹一个人坐船离开了家乡,在陈嘉庚先生办的集美学校读初中。

后来,他又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期间,当过瓷厂的小工,在码头干过苦力,在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剧。

故乡在黄永玉身上有很深的印记,谈到黄永玉,总离不开湘西的水、湖、山,对他来说,故乡不只是记忆,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养分,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他称自己“依靠的是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并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爱。

黄永玉《阿诗玛(之二)》1956年

1982年,黄永玉出版的《湘西写生》画的就是凤凰地区的景色。错落的屋檐、街边玩耍的小孩、穿城而过的沱江水……

离乡几十年后,黄永玉仍能清楚地回想起凤凰的种种,故乡的人与物,就此在黄永玉笔下活色生香。

翠翠和爷爷。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

表叔沈从文

提到黄永玉,离不开其表叔——沈从文。

湘西被大众所知,要从沈从文的《边城》说起。黄永玉撰写的散文《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记述了他与沈从文的诸多交往细节。他写道,沈从文不仅是他的表叔,也是其一生的领路人,鼓励他完成了离开凤凰小城、回国等人生重大改变。

沈从文(左)与年轻时的黄永玉(右)

1982年,黄永玉和沈从文一起回家乡凤凰。沈从文住在舅舅的老屋,两个人在吉首大学作讲座。

沈从文上台讲,他说自己毫无成就,算不得什么作家,也算不得什么考古学家,最大的天赋是“穿单衣过冬不怕冷,什么坚强也说不上的。”“我有一个习惯,我向前走了,我就不回头”。

第二个讲话的是黄永玉,黄永玉摆摆手,“手艺人,不会讲。”

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来,黄永玉回到故乡,在沈从文的陵园刻了一块石碑,上头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黄永玉不走寻常路的人生,也像一场行为艺术。

12岁离开家乡流浪,14岁发表作品,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3岁开法拉利玩漂移,99岁他还画了一只蓝兔子作为贺岁邮票,想要100岁的时候开画展。

2023年《癸卯年》邮票

1980年《庚申年》邮票

70多岁时,黄永玉曾写过这样的自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一蹦三尺高

相比其他人,黄永玉多了分入世。他毫不掩饰地喜欢物质,喜欢宝石和最新的跑车。

他的率性与童真,诙谐幽默的言语背后,透露着阅尽世事的睿智与清醒。他说:“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黄永玉在作品前留影

黄永玉九十岁自画像

他目睹太多分离,见过太多生死。张伯驹、李可染、钱钟书、汪曾祺、黄霑、金庸……这些同时代的朋友均已不在:“所有老朋友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为了纪念故去的老朋友,黄永玉曾整理多年来所写的文章,出版了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以他的生动叙述和潇洒之笔,记述了多位好友的故事。

2020年5月8日,黄永玉一生唯一的爱人张梅溪也去世。两人的恋爱曾遭到张家的全力反对,他们依然私奔结婚,从此风风雨雨相伴一生。

黄永玉和爱人张梅溪

图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他亲手写下给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梅溪的讣告,让外界感受到这位狂放不羁艺术家的温情。

黄永玉为妻子亲手写的讣告

“我死了以后,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我自由得多。”在2018年的一档节目里,聊到自己的死亡时,94岁的黄永玉就像聊春游和天气一样平常,说完爽朗地笑了起来。

走过一生,黄永玉留下的,永远是那个游戏人间的孩童的样子:不惧生,不畏死,不服老,不服输。

南方+客户端(记者 曹媛媛 李培 戴雪晴)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南方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