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仁虎:弘扬“三敢”精神 助力群众增收
2023-08-16 14:23:50 天眼新闻

18年来,他紧扣茶产业发展和群众致富两大主题,凝聚“三敢精神”,坚守茶业、扎根乡土,带领村民种植茶园1500多亩,创办了洋溪镇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茶叶合作社,而他也在茶产业发展中逐步成长为洋溪远近闻名的“茶博士”“土专家”。他就是印江自治县洋溪镇双龙村人何仁虎。


【资料图】

敢为人先争当产业发展拓荒者

地处印江南端的双龙村,开门就见山,山上全是树,树下都是草。交通闭塞,产业落后,能吃饱饭就是当时群众的最大需求,要想发展产业,那可谓是痴人说梦。

2005年前后,贵州省陆续推出了大量产业扶贫政策,茶叶就是扶持产业之一。当时,作为村支书的何仁虎敏锐地嗅到了机会。他认为,洋溪的地理条件是十分适合种植茶叶的,也坚信茶叶茶业是一个能带动当地经济、给村民创收的好产业。于是,他激情满满动员群众参与茶叶种植。

初次种茶,群众大都处于观望状态,面对群众的不信任、不支持,他用真诚和耐心向大家宣传种植茶的好处。同时他出钱又出力,躬身践行,带头种茶,政府扶持的茶叶苗种完了,他就到处联系过剩的零散茶苗插空栽种。有了“领头雁”的带动,村民有了方向感,开始跟着老何种茶,当年仅双龙村就种植了300多亩茶树,就这样双龙村的茶叶产业正式起步了。

敢闯新路勇当资金使用探路人

茶叶长势良好,也管护得好,开始迎来采茶期。自2008年起,洋溪镇茶青的产量逐渐上升,茶商从城里陆陆续续到村里收茶青。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发现,种茶叶还真能挣钱,就开始更大面积、更大规模地种茶。

但在何仁虎看来,虽然茶树变成了“摇钱树”,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果不其然,村民吃亏了。“因为茶商收的都是茶青,摘下来就要抓紧时间卖出去、运出去,等脱了水就没法用了,价格自然被压得厉害。”何仁虎说,茶商收的都是单芽,采摘期较短,如果茶园荒废了,来年再摘,茶青的质量又下去了。

于是,何仁虎一直琢磨着如何提高茶叶的产值。“农业不做深加工,到头终是一场空。光当种植户不行,还是得搞深加工。”何任虎心想,如果村里开办茶叶深加工厂,再给茶农进行培训,既能促就业还能增加收入,一举两得。

经过多次讨论和制定计划,何仁虎筹集到资金30多万元,开始建设洋溪镇本地的茶叶加工厂房。2010年,茶厂顺利完工。2011年春,印江洋溪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合作社当中去,何仁虎辞去村支书一职,专心干起了合作社。但自己凑钱买设备建厂房对于农民出身的何仁虎来说,发展实在太慢。而且随着设备更新换代,合作社逐渐暴露出设备老旧、产能低、茶青下树率低等问题,一年下来产值只有70余万元。

2015年,恰逢贵州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与交流,世界银行提供大量贷款到贵州。何仁虎听说这个“洋贷款”后,立即来了兴趣,并主动申请。“当时的压力很大,还有人笑我‘外国的钱可是不好借哦’”。何仁虎说道。

2016年10月,洋溪茶叶专业合作社改组重新注册后获得世界银行贷款贵州农村发展项目支持,合作社通过更新生产设备、提升社员生产技能及管理能力等措施,提高了茶青下树率,年产值达到230万元,覆盖17个村。2021年,实现利润43.57万元,这一贷款项目在世界银行贷款贵州农村发展项目中,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合作社。

敢于担责甘当群众致富领头雁

自成立合作社成立以来,何仁虎就将大量精力投入在茶园管护和茶叶销售上,合作社的红火发展并没有让他忘记初心。虽然没有当村支书了,但是“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永远是他的初心。

为了带动群众增收,他一是努力发展生产。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对群众自家种植的茶青进行收购,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保证村民的利益。有时,遇到茶青质量不好的农户或者体弱病残的老年人采摘茶叶,他从不区别对待,都是以同样的价格收购,近些年合作社每年都能支付茶青收购费和茶园维护费近两百万元。二是创新分红模式。积极动员群众入社,并采取1+2+7的分红模式助力群众增收致富,每年将茶叶合作社盈利的10%投入当地公益事业发展,盈利的20%作为合作社后续发展资金,最后从剩下的70%中取60%作为社员分红,为群众带来额外分红收入。三是创造用工岗位。合作社的工人加固定工、临时工、采茶工、茶农,至少为当地创造了500多个灵活用工岗位。不少村民在不影响各自农活的情况下,额外多了7000多的收入,学到新技术的同时,也摘掉了“贫困帽”。

在何仁虎的带动下,洋溪茶叶合作社自有茶园基地面积达1500亩,年产茶叶规模达到200多吨,社员规模达到332人,俨然已成为洋溪镇茶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看到群众们一脸幸福的笑容,我就觉得振兴的方向找对了。”站在满眼翠绿的茶园,何仁虎笑着说道。

通讯员 李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蔡茜

编辑 白春霞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相关新闻: